“校地共建社会实践基地 探索协同育人新模式”—— 数学与统计学院与徐州经开区启动公益科普合作项目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5-03-31浏览次数:113

2025年3月29日,徐州工程学院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在经开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举行校地合作暨揭牌仪式,双方共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共育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启动周编一公益科普计划。此次合作充分整合高校专业资源与社区服务网络,创新青少年科技教育模式,是校关工委推动实践育人工作的又一重要成果。

共建共育基地将充分发挥徐州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在数学与计算机领域的学科优势,重点开展编程教育、科普实践等公益服务项目,为大学生搭建专业实践平台。双方明确以“资源共享、项目共育、人才共培”为原则,构建“科普服务+实践育人”的双轨机制。基地将依托徐州工程学院的学科优势,结合徐州经开区社区的实际需求,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基层科普的精准对接。活动现场,大学生志愿者通过Scratch编程演示和数学魔术等互动形式,带领社区儿童体验科技的魅力,现场气氛热烈。

徐州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学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项目化运作模式,我们将实现志愿服务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金龙湖街道党工委委员张伟说:“这种合作模式突破了传统志愿服务的局限性,高校专业资源与社会组织服务网络的有机结合,能够更精准地满足社区教育需求,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徐州经开区社会组织发展中心负责人薛力文介绍,中心将联合一善志愿服务中心、善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聚焦“儿童关爱”和“科普教育”两大领域,开发系列品牌活动。其中,首期“周编一”计划将由大学生志愿者为辖区儿童提供系统的编程启蒙教育。

此次合作是高校与社会组织协同创新的一次重要探索。未来,双方将在完善基层治理协同机制、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拓展儿童教育项目等方面深化合作。通过建立常态化实践平台,推动高校教育资源下沉社区,助力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为区域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校地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也为社区教育注入了专业力量,实现了多方共赢。项目后续将定期评估实施效果,确保合作取得实效。


    https://hfyapp.hanfenghao.com/contentDetail?contentId=1906272817100873728


初审:孙文浩

复审:孟稚

终审:赵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