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深化青年劳动教育内涵,3月9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院组织志愿服务团队走进徐州市云龙区大龙湖风景区,开展“青春护绿水,志愿净龙湖”主题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活动通过“环境整治+科普宣传+数据赋能”的创新模式,将专业学识转化为生态治理实效,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理论筑基,从知识到使命的深化。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们进行了系统的生态保护理论学习。通过环保讲座、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深入学习了湖泊生态修复、垃圾分类等专业知识,为后续实践操作筑牢认知根基。
实践淬炼,以专业赋能生态治理。到达大龙湖风景区后,志愿者们科学划分责任区域,对湖泊岸边展开精细化清理工作。他们运用分类收集、立体清运等方法处理湖岸垃圾,对破损警示牌进行修复。志愿者们还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活动,通过流动宣传讲解、发放科普手册等形式,与百余名市民进行互动交流。
创新突破,让数据说话为治理导航。活动创新设计“数智化”实践场景,志愿者将收集的垃圾进行称重竞赛,按塑料、纸张、厨余等7类建立数据库,运用数学建模技术绘制红黄绿三色“污染热力图”,直观呈现不同区域垃圾分布密度,为后续精准投放垃圾桶、增设警示标识提供科学依据。志愿者董同学,同时也是数学建模社团成员,他感慨道:“没想到数学公式能变成环保‘侦察兵’。”
此次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将专业学识转化为生态治理实效,以可视化成果推动环保理念落地,引导青年学生积极践行雷锋精神。数学与统计学院将持续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激励更多青年学生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初审:孙文浩
复审:孟稚
终审:赵志超